海風是這裡的聲,艷陽是這裡的顏色,偶有飛機起降劃過天際,聚落裡看似靜止,往岸邊去發現小港口的漁人、釣客以慢調為日常作息,另一方的龐然廠房,是旗津的重要產業—造船廠,相較之下,其中的工作人員如螞蟻穿梭著。
而在中洲紫竹寺牌樓旁的「海岸線咖啡」,自然地不能再自然地佇立著,那猶如從土地上自己生出成長似的鐵皮矮屋,曾經是陳為璿阿公的柑仔店,如今,陳為璿將它改造,若非特意來找,外來者很容易忽略經過這,低調地不能再低調的咖啡館。
「在這裡大家都知道我是阿公的孫子!」這是生命藉由具情感的建物在土地上傳承。
陳為璿78年次,是中洲土生土長的孩子,就讀中洲國小,家鄉人都喚他小名「阿沁」,家裡長輩都從事漁業相關,取名水字旁的「沁」,無非是期待在港邊長大的孩子能擁水發達,再加上現在經營咖啡館,提供沖煮著以水為主體的咖啡,陳為璿更是認為是長輩如先知般的庇佑。自懂事以來,陳為璿在課餘打工或工作,都是和餐飲有關,無論是旗津島上的海產店或市區的漢來飯店等,他很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大學就讀高雄餐旅大學,而畢業之後,也毫無遲疑地走上了餐飲之路。
或許是家中長子的關係,看似稚秀的臉孔,談吐思慮卻顯得成熟內斂,最早的創業,並非現在的咖啡館,而是剛畢業時在家附近開了義大利麵小餐館,生意相當好,但他自笑當時年紀尚輕,抗壓性不足,經營大約1年便結束。前幾年,上了台北,和朋友在大安區合開咖啡館,由於自己擅長烘焙咖啡生豆,店裡所有甜品飲品的品質和開發都在他的專長掌握之中,業績和他的個性同步成長與穩定中。然而,109年時因家務之故讓他決定回來旗津,同時選擇以前阿公的柑仔店改造成咖啡館。
「雖然我也提供熟豆咖啡,但開店,可以和大家互動,我很喜歡在社區,特別是自己的家鄉。我希望能將我所學會的,帶回故鄉,和大家分享。」
阿公過逝後這間矮屋就閒置著,陳為璿重新申請門牌和水電,除了水電請專業師父配置之外,所有工事幾乎都自己動手,包括空間的騰出和設計、牆面粉刷、木物的架設、植栽的照料、咖啡館風格調性的決定等等,一個人的力量花了一個多月完成。他保留原有的屋身結構以及鐵皮屋頂,大面潔淨的玻璃門窗,裡外清楚透視,一面有船形LOGO「海岸線」的店招就貼在屋身,未有任何誇飾突立的大招牌,樸實簡約,明亮而透露出質感。
這裡不若市區或旗后那般熱鬧,不易吸引觀光客群,甚至於過路客,曾在全台最繁華的城市開店,一下子回到這人口外移、產業沒落的高雄離島,各種條件的落差會不會太大?居民能不能買單?陳為璿很喜歡咖啡,他以咖啡為核心,根據環境的特性來創造咖啡館的調性,於是善用家鄉資源—文化和情感。坐在店門口向外望,右方、左方、前方分別是紫竹寺、造船廠和製冰廠,以及上竹漁港,而廟宇、造船和漁港正是這裡的三種文化,同時祭出旗津人優惠的方式,讓離島居民也能品嘗好咖啡,而果不其然,大家以為喝咖啡會睡不著的長輩、工人和高雄科技大學學生等,成功的成為常客。陳為璿認為,咖啡館是一種氣場,咖啡館的存在,就會帶入文人氣息,讓習以為常的產業和社區生活形塑出文化,以身、以感官來感受小海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