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形,有形的物品終會有損壞的一天。損壞的物品可能充滿了故事與情感,除了難過的情緒,也會開始尋找可否有修繕的可能性。」
文化部榫接技術認證最年輕的師傅王威棋有一個老陳的靈魂,他偏好天然的材料,運用傳統技法所製作出來的物品,除了天然無毒之外,也有工藝師們的堅持與溫度。「而且這類的東西在長久使用後會呈現更歲月的色澤,增加了許多的魅力。」他說。
這些物品通常都陪伴我們許久,但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與相處產生的感情會在東西損壞時傾瀉而出。他發現,早年,人們會試著尋找修繕的師傅,但傳統的技術並不是現代社會所推崇的職業,因而產生了嚴重的文化斷層,老師傅們所幸也就退休享清福。
「在沒有人承接這些技術下,我開始接觸這些工藝,除了試圖修繕珍愛的物品外,也希望可以幫這些工藝保留下一些紀錄。」威棋解釋。
從木作開始學習,學習木作的結構修繕,王威棋成功地修繕了陪伴家人許久的老菜廚,也陸陸續續因為興趣或是修繕的延伸接觸了皮革、竹工藝、金工、漆器等工藝技術。這些技術在現代看來並非時下的流行產物,但一方面也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用這些技術製作出來的物品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也能夠勾勒出大家的回憶,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藝除了製作、修繕老物件外也可以運用在修繕現代產物的許多地方創新出不同的內容。」
接觸修繕久了,除了教學與創作外之外,威棋也在一些機緣巧合下與一些器物相遇,並從物主手上承接下修繕的工作。「修繕自己的物品會有自己的想法與堅持,而修繕別人的物品需要更多的心力,修繕時需要膽大心細,盡量避免物品受到二次的傷害。」他歸納出修繕的步驟,運用所學的技術將美學與物主的情感融入。
透過老物修繕,重生的物品重新回到物主的身邊時,可以感受到物主的擔憂消失了,臉上的笑容也回來了,開始滔滔的訴說著與器物的故事,讓人深深的覺得器物也是深深地被愛著,明白為什麼物主堅持要修理,即便知道修繕不一定會比購買新品來得便宜,甚至還得花上更多的時間。「收集了各式各樣的故事,與不同的物主討論與交流後時常思考,或許這就是老物所擁有的魅力吧!」威棋下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