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發展為一個重工業海港城市的過程中,隨著產業轉型和都市發展的急遽擴張,旗津社區居民與新型態產業或城市新創發展策略之間仍有相當大的搭橋轉譯空間,因此我們希望運用中山大學在「前海軍第四造船廠單身技工宿舍」打造的「社會開創基地」,以旗津進駐/返鄉青年為主體,建立「進駐者—大學—社區」共享的「實驗基地」與「共同工作空間」,並組成「青年文化村落」團隊「技工前進小隊」,推動「社會實踐與社會創新」行動。
「技工前進小隊」小隊長為中山大學社會系兼任講師李怡志,擔任計畫工作與場域橋接的角色,受「城市是一座共事館」及「社會發展與研究中心」協力為夥伴關係,推動「大港學校:技工hub創生計畫」,除了原有的「山津塢」大漁旗復興團隊張淑雯與陳依寧、「老物整聊室」木作匠師王威棋,同時募集創意工作者進駐,如「織織人工作室」共同創辦者,孫佳暄,在其取得英國設計和藝術學位後,師承工藝家陳景林老師植物染。2011年成立織織人工作室,目前多參與劇場設計,並投入高雄港漁網利用創作與教學。
而洪崇榮,則來自左楠的退休自然愛好者。從歐洲生物相關科系畢業後就誤打誤撞進入了電子業20多年。自2019年冬季,開始進入基地木工班,學習榫接窗門維修,2020年春末,開始於旗津養蜂,復育環境生態。另外,受關鍵評論網提名「未來大人物」的吳庭寬,2014年獲雲門舞集第十屆「流浪者計畫」,返國發起「印尼行動書攤」,並統籌、企劃出版印尼作家Sunlie的短篇小說集《幽靈船》等書,2020 年回到高雄家鄉,從事東南亞文化行動。
黃祺瑋,曾任職於環境資訊平台、社區營造單位、旅遊業旅遊規劃師,進駐旗津,預計發展另類小旅行,為在地觀光旅遊找出不同路子。康嬑佩,在英國取得行銷碩士學位,因親子自學的教育理念,發起「夏日親子學學樂」,串連家長團體,協助孩子在成長學習階段,接觸不同「嘗試」及「犯錯」的機會。目前執行項目從「餐桌計畫」到「海洋生態實驗室」課程,帶領孩子用力「玩」成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我們期待「大港學校:技工hub創生計畫」發揮基地前期所累積的場域條件與社區動能,銜接旗津/高雄港區轉型過程中扮演「轉化型知識分子」的角色。「技工前進小隊」這些具有社會性及社會實踐精神的職人、創意工作者及創業者進駐,以這個非典型的空間,建立具有學術、實踐與社會影響力的行動,成為面對旗津地方創生與社區議題的行動者。
「出發吧!技工前進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