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簡介
╭ 講師|前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 沈妙姿
╭ 主題|旗津如何拓展線上線下通路
⟢講座資訊
╭ 時間|114/9/8(一)13:00–16:00
╭ 地點|技工舍
⟢講座前導
此次青年培力工作坊,讓我們以不同的角度來探索旗津。在地產業如何走出新局?旗津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與獨特的港灣地景,如何透過文創、餐飲與展覽 翻轉舊港區,並結合線上線下的行銷通路,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大港品牌」?
⟢講師簡介
╭ 講師|前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 沈妙姿
╭ 主題|旗津如何拓展線上線下通路
⟢講座資訊
╭ 時間|114/9/8(一)13:00–16:00
╭ 地點|技工舍
⟢講座前導
此次青年培力工作坊,讓我們以不同的角度來探索旗津。在地產業如何走出新局?旗津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與獨特的港灣地景,如何透過文創、餐飲與展覽 翻轉舊港區,並結合線上線下的行銷通路,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大港品牌」?
特別邀請前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沈妙姿,與大家分享行銷方法論與店面營運技巧,帶領旗津在地夥伴及青年創業者深入思考,地方品牌如何兼顧文化底蘊與市場需求,並持續創造價值。
不同於以往講師單純分享,沈董以與夥伴對話交流相互討論思考為主軸,讓在講座分享中夥伴們的參與度更高,在相互探討中也更能深入議題貼近夥伴們所需要的面向。首先拋出問題「成為老闆?當個員工?為什麼創業?創業上需要什麼?有無結構化?」,透過問題一層再一層的深入探究,從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青年創業抑或是中年創業都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彈性的時間,但往往需面對資金、合約、營業準備等結構性挑戰。再到如何合法化以及群體如何合作,透過「打群架」的合作模式,提升品牌對外能見度,並爭取公共資源支持。
隨著討論,層面更延伸到與地方連結與系統化的推廣,歷史文化層面上,將旗津在地文化轉化為不同形式的敘事與系統性行銷,讓更多人理解地方價值。再者,更將場域故事化,與會夥伴中冊店店長孟曲就提到,希望以閱讀空間為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吸引關注,發揮場域來增加推廣效益,同時也增進與地方的連結。
與會夥伴中也有許多在地實踐案例,像是打出知名度的海岸線咖啡 ,其以燈塔場域打造品牌,展現在地與特色的連結。直販所的依寧所打造的時選製物,其思考在地產業的立基點,建構出旗津職人的選物及伴手禮集結,透過特色產品凸顯地方魅力。除了創業夥伴,設計師角色的角色也尤為重要,協助創業者將概念視覺化,轉化為可被市場理解的品牌語言。在形塑品牌之路,概念、人員、營運能力和設計缺一不可。
在形塑在地品牌發展在地產業,學術與社區連結也是重要的一環,從中山大學計畫開始,串聯學生、老師、社區與社造力量,推動地方創生。也同時思考如何藉由學術資源將接觸範圍推的更廣更深更遠。並回歸到初心呼應地方創生,要讓這一切到發展不僅是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更是如何「賺錢」並讓品牌可持續。
沈董更以自身在誠品運營的經驗,在與夥伴討論交流中更希冀大家放眼展望未來,發展出屬於旗津的 EXPO,創業需要的不僅是靈感與熱情,更需要結構化的策略、制度化的支持,以及跨領域的合作。在這場講座中,我們集結了眾多在旗津深根發展的夥伴們,有職人選物、在地書店、在地烘焙等各行各業,讓我們看見旗津能發展的多元性和潛在能力,旗津正朝向打造「Expo」的方向前進,透過品牌對外宣稱與公共資源挹注,讓地方特色被看見,讓更多夥伴能在旗津找到舞台。
𓊝 𓂃 𓂁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指導單位| 國家發展委員會
執行單位| 時地設計 旗津|大港校CC
文字影像紀錄|蔣宛庭、陳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