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8
D1-5
D1-7
D1-4
D1-3
D1-2
D1-1
D1-8
D1-5
D1-7
D1-4
D1-3
D1-2
D1-1

日本地方創生參訪記事|𝐃𝐚𝐲𝟏 神戶篇

圖、文/李怡志


KIITO / Studio-L山崎亮

「我們要一個『一百萬人來一次的島』,還是『一萬人來一百次的島?』」山崎亮
日本神戶設計創意中心(DESIGN AND CREATIVE CENTER KOBE,「KIITO」)1920-30年代建,早期為生絲出口檢查場。2008年神戶市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後,2012年以社區需求購入,活化為市民空間。市民導覽員帶我們參觀館內施設,包含育兒、圖書、展售場、會議室,和防災教育中心(因神戶大地震),也有新創公司和小型咖啡店進駐。部分舊廠房設備、門片則保存改造為空間內的家具。

進入會議室後,國發會黃處長開場,希望透過參訪,增進台日雙方地方創生的交流、對話,促成合作、發想和相互學習。 我和幾個青年被安排在第一天第一場次,除了市民活動與社區營造的議題,和我們旗津 #技工舍 的空間計畫能夠對話,也看見日本地方創生中仍強調公民社會的營造和創意(意外發現日本人很重視good design 肯定),最幸運的是可以簡報給山崎亮老師聽!

創辦Studio-L、長期投入地方創生、社區設計的山崎亮老師先分享,他協助「神戶市都市推進室」處理社區設計的方案,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關於公有空間活化、建築設計,出發點應該是為「使用者」(公民)而設計的場域。

因為日本長期面臨人口衰退、稅收短缺及公共服務減少,原本應該投入公民的服務,因為主要經費過度著重在硬體建設,缺乏服務,也沒有公民社會的支撐,社區最後因為缺乏營造而人口外移,形成一個負向的循環。

山崎亮成立studio-L,著重在社會設計和公民社會的營造,在大阪、東京、神戶都有組織目前20 位成員,建築設計背景相關僅佔1/4,其他成員則具有跨領域的多元性。
創意城市:https://www.city.kobe.lg.jp/design/
KIITO:https://kiito.jp


茨木市市民會館

伊東豐雄設計圖書館,內部機能包含育兒支持、市民中心、圖書室、交誼廳、劇院等等,(類似高雄總圖)以垂直性的服務串連起來,如同垂直的公園。建築體具有一個天井梯串連空間的通透與應用,在這個復合性的空間以每個樓層分組,studio-L藉由企劃活動彼此合作。山崎亮也協助市民對會館未來想像的討論。他說:目前日本的行政預算以單年度推動執行,從中他試圖規劃階段性的工作,跨年度推展大型目標。
社会実験記録映像 イバラキクラウド

疫情間,山崎亮請工作人員在圖書館門口發放口罩,邀請民眾在口罩面寫上自我介紹,進入會館成為交流的接觸面,增加彼此的關係和理解,也包含趣味性。山崎亮說:舉辦公民工作坊前,他會先請運營方準備拍攝的短片和資料,協助公民工作方進行時,作為使用設計的討論。他也發現,從「居民」到「公民」這個階段是需要學習的,當工作坊「主導人」設計討論活動時,居民不僅是作為協助的角色,更是被培力的對象,因此當主導人離開後,居民也能因為培力而成為主導者,持續在社區裡運作活動和組織工作。

但如何邀請居民來參與社區活動,投入社區工作?山崎亮會在工作坊前,發放學習手冊,讓參與者紀錄工作方的筆記和回饋。課程結束後,他會複印下來手冊內容,收集、分析關鍵字,成為他們「社區設計」工作的重點,他發現,多數的市民參與活動不外乎希望自己居住的社區是「愉快、健康、豐富的生活」,具有魅力和宜居得。因此,要如何創造這樣的環境,成為他們的社區設計的目標。

談到實際執行的內容,山崎亮說:規劃執行工作坊需要策劃能力和人力,因此,他利用政府經費,編列兩個專職策劃人的預算,改成1個全職,4個兼職(每週一天),共五位,這幾位兼職人員也是被陪伴、培力的角色,由他們規劃在假日舉辦「零元交流會」的活動,就創造了話題和人流,也從中增加市民的連結,更有人因此結婚。


東京立川市子ども未来センター

東京市川市要建造一個兒童未來中心,因此山崎亮設計以漫畫樂園/圖書館為重點,策劃多場活動,但有些家長有疑慮,因此他以日本動漫為主題,設計許多相關的活動,理解漫畫內的教育意味,如:足球、相機、料理等等,連結生活的學習。足球議題與當地小朋友足球隊活動結合。或是料理漫畫的食譜和社區料理教室結合。除了在圖書館內的活動,也將讀者帶到商店街和學校,緊密的結合。


「野野市」市地域(石川)
野野市人口約五萬多人,是高齡化社會。山崎亮提到的案例多是設施的設計,另一種設計,則是在沒有新空間的情形下執行。如野野市,以出版社區刊物為例,山崎亮團隊教居民怎麼拍照片、寫出感動人的短文,設計美編排版,和採訪企劃,採訪對象是高齡得照護者、身心障礙者。即使成果不是最專業的,但山崎亮希望,社區組織和工作在專業者離開後,社區居民有能力自行完成,因此,第一年編撰雜誌,第二年企劃發想活動,像是相關的提案發表、討論、執行照護工作。案例包含「運動小組」,規劃長者社區散策。食物小組則尋找獨食料理,提供長者、類獨居者的選擇,或是工作小組,讓介護工作變得更時尚,從中創造合適生活、工作、養老的環境與形象。


廣島縣「しまのわ」2014
廣島市和愛媛縣的例子,是關於沿海瀨戶內的島嶼,也是山崎亮著名金句的案例。他們設計讓「來訪者」到社區居民家裡裡體驗的計畫「家島列島」,超越了藝術祭的活動辦理,一年間辦了4百多場活動。

「廣島縣希望一百萬次的來訪者,但我們不希望太多觀光客干擾社區,最終還是來了五百多萬人。」這個過程與居民一起發想遊客可參與的活動,如紙品手編、山林烽火(狼煙),結果島嶼的居民開始點,最終各島累積57處邀請觀光客「發煙」體驗。


台灣青年金魚厝邊的仁鴻,介紹宜蘭老屋活化,舉辦地方藝術節慶的經驗。我們大港校CC分享青年培力、支持系統和事業體的成果,最重要的事打開長期封閉的軍事空間,專畫為大學、職人和居民共享學習的場域,擴散到社區,共同建構一個樂活學習的環境。還有苗栗海線一家的阿姿,蹲點苑裡,從食魚教育、捕魚到手作體驗,建構海事生活與旅遊。最後則是映婷社區實境解謎的實驗。

山崎亮老師聽完大家的簡報說:「我的感想是,很厲害耶!前三位分享的內容很棒,我沒有什麼可以跟大家回饋,反而要跟大家學習。」大家笑稱山崎亮老師太過客氣,但他補充「台灣很值得大家學習,真心覺得台灣太棒了,我找不到任何的詞來行人。並不是客氣,反而有點嫉妒和不甘心,在日本很多人覺得地方創生主要是賺錢,商業化,但台灣三位的介紹內容,把理念(社造)和商業(創生)平衡得很好,在台灣的精神和方向比我們更好!」

山崎亮補充「消費是具有刺激的活動(買名牌、刺激的新體驗),人們為了「消費」花更多勞動/時間賺錢,卻減少自由時間來學習、體驗生活。雖然消費刺激經濟可以用於福祉、防災等等,但回到個人身上,若是能鼓勵市民利用自由時間參與社區活動和服務,而非單純創造消費性的循環和稅收,社區便能自主性地解決照護、防災等活動,更有效地培養「公民社會」和韌性。前三位的發表人就是把消費性和活動性的循環平衡地很好。最重要的是與居民分享和共享。」